龍城狼騎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煙雨紅塵小說網www.dyyx2020.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事實上,系統給出的屬性也不是太變態,只能算是稍微厲害的力士罷了。
“黃巢與麾下五虎將植入身份為太行山農民義軍。”系統笑道。
“演義中說,黃巢帶著不及第的舉子等人一起反上金頂太行山。五虎將就是那個時候收攏的手下!”系統解釋道。
“話說這個太行山前面好似已經提到過了吧?”鮑鴻想了想,開口問道,“是不是上次已經有人亂入在那里了?”
“梁山的董平和徐寧!”系統嘿嘿笑道,“說起來,宋黑三那個渣渣曾經做了首反詩,頗有看不起黃巢的意思。正好看看是黃巢這個老大厲害,還是他宋黑三厲害!”
“宋江又不太行山!”鮑鴻笑道,“話說回來,宋江反詩又是什么典故?宋江雖然因為《水滸傳》比較出名,但是總的來說不能和黃巢比吧?”
《水滸傳》第三十九回中,宋江喝醉后,心情激蕩下作了一首詩:心在山東身在吳,飄蓬江海謾嗟吁。他時若遂凌云志,敢笑黃巢不丈夫!
我人雖然在吳地(江州)服刑,但心卻在山東(梁山),飄零江湖常常感嘆蹉跎歲月,如果以后我實現了我的凌云壯志,我可以嘲笑黃巢的行為不是大丈夫所為。
他是“敢笑黃巢不丈夫”,黃巢不是個大丈夫,他才是大丈夫。什么叫丈夫?什么叫做不丈夫,他認為他忠義,他在梁山干的事業才是大丈夫,黃巢那個不叫丈夫,他實際上是這個思想。
不過,不說別的,光說以詩詞誦胸中之志這一條,宋江(施耐庵代筆……)所謂的反詩就遠不是黃巢的對手。
黃巢被記載下來的詩詞有三首,每一篇可謂都是精品。
《題菊花》
颯颯西風滿院栽,蕊寒香冷蝶難來。
他年我若為青帝,報與桃花一處開。
《不第后賦菊》
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后百花殺。
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
《自題像》
記得當年草上飛,鐵衣著盡著僧衣。
天津橋上無人識,獨倚欄干看落暉。
前兩首借題菊花寄寓抒寫自己傲世獨立、沖天凌云之志,“他年我若為青帝,報與桃花一處開”、“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等句都凝集著一股英雄之氣,驚人心魄,不愧是揭竿而起的千古豪杰;最后一首《自題像》則是另一種風格,呈現給人的是“鐵衣著盡著僧衣”、“獨倚欄干看落暉”的一代儒將風采,令人欽慕。
詩中的菊花,是當時社會上千千萬萬處于底層的人民的化身。作者既贊嘆他們迎風霜而開放的頑強生命力,又深深為他們所處的環境、所遭的命運而憤激不平,立志要徹底加以改變。所謂“為青帝”,不妨看作建立農民革命政權的形象化表述。作者想象,到了那一天,廣大民眾就都能生活在溫暖的春天里。
值得注意的是,這里還體現了農民樸素的平等觀念。因為在作者看來,菊花和桃花同為百花之一,理應享受同樣的待遇,菊花獨處寒秋,蕊寒香冷,實在是天公極大的不公。因此他決心要讓菊花同桃花一樣享受春天的溫暖。這里還有一個靠誰來改變命運的問題。是祈求天公的同情與憐憫,還是“我為青帝”,取而代之?其間存在著做命運的奴隸和做命運的主人的區別。作者說:“我為青帝”,這豪邁的語言,正體現了農民階級領袖人物推翻舊政權的決心和信心。這首詩所抒寫的思想感情是非常豪邁的,它使生活在封建社會中的文人學士表達自己志愿抱負的各種豪言壯語都相形失色。
黃巢當年在長安科舉考試落榜之后寫的《不第后賦菊》。能將花寫出這樣的霸氣,豪杰之詩與文人之詩的區別一目了然。
菊花,歷來被視為華夏的國花,詠菊花而寫不出國魂者,皆下品。黃巢的這首詩托物言志,借詠菊以抒抱負,境界瑰麗,氣魄恢宏,氣格剛勁雄邁,不同凡響,成功地塑造了抒情主人公那身披甲胄,手擎長劍,氣沖霄漢的千古英雄形象,諸如“我花開后百花殺”、“滿城盡帶黃金甲”等句,語調斬截,氣勢凌厲,這些石破天驚、走雷挾電的詩句,象一簇簇閃動著反抗精神的火焰,閃爍在歷代反抗權威者的民眾心中。
“百花發時我不發?我若發時都嚇殺?要與西風戰一場?遍身穿就黃金甲。”這是許多年后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的詠菊詩,不知道是不是受了當年黃巢這首詩的影響。詩味上比黃巢的《不第后賦菊》淡,而殺氣更濃。古人說“文如其人”,在生活中卻常常出現文與人風格迥異的情況,不過詩如其人倒是基本不會落空。可能因為好詩往往是思緒一瞬間的自然迸發,來不及作假。
可以說,兩首詠菊反詩之恢弘氣勢,磅礴洶涌,無可抵御,大氣磅礴之勢,豈是小小的敢笑黃巢不丈夫能夠比擬的?你沒有足夠的本事,來笑黃巢不丈夫,不過是一個笑話罷了。
不說詩詞,再說生平能為。無論是演義還是歷史,黃巢同樣能吊著宋江虐。
黃巢殺入洛陽,建立大齊政權,拉開了唐朝覆滅的大幕,導致藩鎮割據,戰火紛飛數十年。雖然最后沒有能夠結束亂世,開創太平盛世。但是單單這一點,一個亂世梟雄的名頭絕對是逃不了的。
而宋江歷史版零星的記載,只能做出大致的推斷。
《宋史·徽宗紀》上記載“淮南盜宋江等犯淮陽軍,遣將討捕,又犯京東(今山東),江北,入楚海州界,命知州張叔夜招降之”。
《宋史·張叔夜傳》所敘最詳:“宋江起河朔,轉略十郡,官軍莫敢嬰其鋒。聲言將至,叔夜使間者頕所向。賊徑趨海瀕,劫巨舟十余,載鹵獲。于是募死士得千人,設伏近城,而出輕兵踞海誘之戰。先匿壯卒海旁,伺兵合,舉火焚其舟。賊聞之,皆無斗志。伏兵乘之,禽其副賊,江乃降。”
《宋史》上記載宋徽宗宣和三年,“淮南盜宋江等犯淮陽軍,遣將討捕,又犯京東(今山東),江北,入楚海州界,命知州張叔夜招降之”。
歷史上也確有宋江起義,《宋史》中有明確的記載。通過宋《宋史》的記載可知,宋江起義的時間在宣和元年到宣和三年。起義主要涉及的地域在太行山及山東及江蘇北部一帶,“橫行河朔,轉略十郡”。起義的首領是宋江。起義具有流寇性質,不一定有固定的根據地。起義的結局是嚴重受挫后投降。起義的規模雖然不太大,但戰斗力特別強,“官軍數萬不敢攖其鋒”。起義的影響不算小,起義的中心區域梁山泊,距東京汴梁僅百公里左右,嚴重威脅著京城的安全。起義所涉及的地區,在北宋江是比較發達的。梁山泊在宣和年間是廣濟河中部的個湖泊,而廣濟河上游就是從北宋的都城汴梁城中流出,廣濟河又是京東重要的漕運通道,占據廣濟河中間的梁山泊,對于北宋朝廷的政治、經濟、軍事威肋可想而知。宋江起義的故事在宋史上能夠記上一筆,在民間廣為流傳,足以說明它的影響。
然而,從根本上來說,很明顯的一點就是起義對政權沒有造成太大的損害,否則斷然不會只有這么一點零星的記載。
從背景上來說,有唐末有王仙芝在前,而宋朝也有方臘頂缸,結果卻是天壤之別,差距不言而喻。
至于演義版,那就更不用多說了,作為殘唐武力排得上號的家伙,文韜、籌謀也是有水平的。唯一的問題也就是沒看清朱溫那個二五仔而已。
但是即便是如此,朱溫、李克用等聯軍也完全奈何不了他。要不是有十三太保勇南公李存孝這個bug級猛將,唐朝勢力想要反撲黃巢都危險的。
而水滸之中,最靠譜的就是滅遼,其實也就是坑。對抗軍官,也就是高俅、童貫之類的帶兵,西軍之類的變態軍中都沒上線。
雖然說拉幫結伙,政治斗爭,黑三很厲害,但是反過來說,黃巢雖然被朱溫背叛,在這方面卻也不是渣渣。
當初王仙芝等攻陷濮州(今河南范縣)、曹州,并擊敗了鎮壓的官軍。黃巢生性喜歡動亂,就與子侄黃存、黃揆、黃鄴及外甥林言等八人聚眾數千人,響應王仙芝,草軍聲勢日益浩大。四方苦于苛征暴斂的百姓,及散居民間的龐勛舊部,爭先投奔義軍,“數月之間,眾至數萬”。攻鄆州,襲沂州。
義軍出入蘄州、黃州,蘄州刺史裴渥不能抵抗,答應為王仙芝上表求官。雙方相約罷兵。王仙芝與黃巢等就與渥一同赴宴。不久,唐僖宗封王仙芝為“左神策軍押牙”,王仙芝思想有了動搖,欲放棄斗爭,接受唐的官職。
黃巢恨朝廷沒有賞賜自己,就斥責王仙芝說:“始者共立大誓,橫行天下,今獨取官赴左軍,使此五千余眾安所歸乎!”這時群情激憤,責罵不已,怒不可遏的黃巢出拳擊打王仙芝。因遭到黃巢的責罵,義軍強烈反對,王仙芝才勉強拒絕降唐。并劫掠州中兵丁,裴渥、使者都逃跑了。沖突之后,王仙芝與黃巢分兵作戰:尚君長入陳、蔡;黃巢向北進發,北掠齊、魯,與王仙芝分道揚鑣。這嚴重削弱了義軍實力。
當時票帥柳彥璋又攻打江州,抓住了刺史陶祥。黃巢與王仙芝再次合兵,不久,即進攻宋州。正好招討副使張自勉領兵趕到,斬殺了二千名草賊。
王仙芝于是率原班人馬南下,度過漢水,攻打荊南。荊南節度使楊知溫入城堅守,賊兵縱火焚燒城墻,楊知溫堅守不出,朝廷下詔讓高駢代替他。駢用一萬五千名蜀兵自己帶糧,希望三十日可以趕到,但城池已經失守了,楊知溫逃走了,草賊不能守城。于是下詔讓左武衛將軍劉秉仁做江州刺史,勒兵乘船進入賊兵的營柵,賊兵十分驚駭,爭相投降,柳彥璋被斬殺。
黃巢率本部人馬在蘄、黃一帶迂回作戰,攻打和州,卻沒有攻克。由于作戰失利,不得不北返中原,連下匡城、濮州。仙芝包圍了洪州,并攻了下來,就讓徐唐莒來駐守。又攻占了朗州、岳州,并包圍了潭州,但被湖南觀察使崔瑾擊退了。就轉戰浙西,騷擾宣州、潤州,沒有能成功,就率本部人馬留在江西,讓別部回河南。
大宋起用宋威、曾元裕,做招討使,讓楊復光監軍。復光派人招降草賊。王仙芝派遣蔡溫球、楚彥威、尚君長來談判,向宋威要求做節度使。宋威假裝答應他。上書說“與君長戰,禽之”。最后斬君長等于狗脊嶺。仙芝大怒,攻打洪州。宋威親自率兵去救,在黃梅打敗了王仙芝,斬首五萬多人,還擒殺了王仙芝,傳首京師。
王仙芝死后,余眾一部分南下,活動于江浙一帶;另一部分則由尚讓率領北上,與黃巢會師于亳州。眾將推黃巢為黃王,號稱“沖天大將軍”,改元王霸,并設官分職,驅河南、山南之民十馀萬劫掠淮南。
黃巢走的路線并不是宋江那種借雞生蛋的模式。但是作為志同道合的義軍首領,在王仙芝死后能夠獲得大量王仙芝殘部的投靠,無疑證明了他在爭權奪利這方面的能力。
“然后是兩個漢將,就讓他們出現在司隸、豫州這邊的戰場上吧,直接到黃埔嵩他們那邊。”系統笑道。
“漢末三大名將也不是省油的燈,樊噲他們兩個畢竟不是韓信,衛霍,想要過去就獨掌大權卻是不可能的。”鮑鴻笑道。
“也就衛霍實力和名聲足以讓他們直接讓位!”系統笑道,“韓信畢竟是造反派,而且對面的英布等都是他們一道的,就算是韓信愿意出手,他們也不一定會相信!”(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