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鋼筋工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煙雨紅塵小說網www.dyyx2020.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第41章割圓大術(一)
三個人推著丈量步車來到講臺下。
并不是說丈量步車沉重難推,而是出于對這件物品的尊重與愛護,所以才找三個人推著。恰恰相反,這丈量步車不但不沉重,推起來反而十分輕松。
“這就是丈量步車?”
“什么是丈量步車?”有人問道。
“這你都不知道,據說萬歷年間,內閣首輔張居正實施一條鞭法,丈量清理全國的土地。當時農民丈量的時候都是拉繩牽線,然后在用尺子量繩,極費人力又不準確,那個時候參與一條鞭法實施的程大位便發明了這個車子,叫做丈量步車。”
朱常淵也好奇的用眼睛盯著那個丈量步車看了老半天,甚至親自跑過去摸摸試了試,確實如他之前的猜測,這玩意就是個大號的卷尺。
在心里也不禁暗自佩服程大位,不過對于程大位這個倨傲的孫子卻沒有什么好感。
程樹政聽著周邊人的議論,心中頗為受用,看著朱常淵道:“朱大人若是不懂使用之法,在下也可以代勞測量,只不過是,嘿嘿。”看著黑板上朱常淵畫的那個圓,他沒有繼續說下去。不過表情已然出賣了他的想法:你這個圓,也配用我的丈量步車?
卻沒想到朱常淵搖了搖頭,平淡的說了一句:“在下今天是來傳授割圓大術,并非是來量地的,你這玩意留著自己用吧。”
頭也不回的走到講臺正中間,三下五除二在圓內畫了個內接正六邊形,不過怎么說呢。這內接正六邊形畫的,那就一個丑啊,連最基本的直線都不直。自是又引來了下面一片轟然議論之聲。
懂現代知識的人都知道,朱常淵這里畫的不過是個示意圖。古代人不懂,所以瞎起哄。
“各位大人、同僚。一個完美的圓,由圓心出發和正六邊形的各個角連一條線段,便會發現,這個內接正六邊形其實是有六個等邊三角形組成的,由此便可輕易得出,正六邊形的邊長。等于圓的半徑(上網查了一下,古代真的就叫做半徑、直徑這個稱呼。)”
朱常淵所說的,是最基本的知識,別的不說,幾何原本上就有記載。所以對于這一點,沒有人有異議。
“好,這是共識,也是割圓的基礎。既然大家都沒有任何異議,我便開始十一重割圓大術,請注意了。”
朱常淵這么一說,下面原本還有些不平靜的人群,突然變得鴉雀無聲。
先選取正六邊形上面的其中一邊。取出中點,由圓心過這個中點引出一條直線和圓周相交,在由交點引出兩條直線和最近的兩個正六邊形的角相連。
到現在為止。朱常淵和李季的做法沒有任何區別,便是進行了第一次割圓,割出了正十二邊形的一條邊。
“割圓術的基本原理,便是將這個圓內接正六邊形逐步擴大,變成十二邊形、二十四邊形、四十八邊形,等等。邊數越多,正變形的形狀也越接近于圓。所以其周長也越接近于圓的周長,二者之間的差值也越小。祖沖之就是用這種方式。將大圓割到了第一萬兩千二百八十八邊形,求出了圓周徑比為三又一四一五九二六。”
朱常淵現在所說,也基本上是當下這些人的共識,所以,下面也并沒有人反對。
“但是,從接下來開始,我的割圓之術便和你們認為的不太一樣。割圓大術第一重第一小步,先算這個十二邊形的邊長。”
石筆一戳,定在了黑板上的那個十二邊形的邊長上。
“這?”程樹政道:“算,算什么,直接量不就得了?”
“是啊,我們都是直接量的,算哪里能算的出來,你以為這是一加一等于二呢?”
“。。。。”
。。。。。。
下面議論紛紛,朱常淵一笑,大聲道:“好,既然說要量,那我給你們來個對比。”朝徐爾默的方向問道:“那天我們在貴府中割了個直徑三十尺的大圓,你告訴大家,第一次割出來的邊長是多少?”
第一次割出來的邊長,即是正十二邊形的邊長。
朱常淵一問,現場頓時又靜了下來。
徐爾默正好帶了那天的數據,查看了一下,道:“七尺七寸六。”
“好,我現在就讓你們看看這其中的差距。”朱常淵在大圓上做出兩條輔助線,道:“現在,有哪位術數大師能告訴我,用純計算的方式怎么算出這條邊的長度?”
問題拋了出來,怎么根據大圓內接正六邊形的邊長,算出十二邊形的邊長。
眾人都搖了搖頭。
有人甚至道:“怎么可能,這只能量出來,怎么可能算出來,真是天方夜譚。。。”
就連精于... -->>